一、华东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简介
华东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于2023年正式成立,由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组建,通过拱墅区政府和浙江工业大学共同举办在拱墅区登记设立为事业单位。研究院以合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聚焦营养与医药化学品、医美生物、生物材料及健康代糖品四大领域,坚持服务国家“生物经济”战略需求,以智能生物制造新机理和产业变革性技术问题为突破口,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智能自动化装备,围绕智能生物制造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和产业转化研究。
研究院坐落于华东医药生命科学产业园(拱墅区莫干山866号),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依托浙江工业大学和华东医药生命科学产业园优势技术与产业化平台,实现高校教学、科研、人才等优势与经济发展需求的深度融合。研究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教授郑裕国担任院长,并选聘江南大学陈坚院士等生物工业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成立学术委员会指导研究院的建设发展。截止2024年底,研究院柔聘高级职称人员6人,累计引进博士后8人;申报国家级人才1人,省级人才3人;获批省部级以上人才项目2人;入选浙江工业大学校级人才培育计划5人。
二、组建方式
研究院是由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三方本着“区校企联动、资源共享、深度融合、共赢发展”的原则共同组建,开拓了“政-企-研”合作创新模式,旨在有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全产业链条。
三、目标和定位
研究院以“抢占合成生物学技术高地,促进创新产品技术的孵化和产业化应用”为目标,以孵化转化型新型研发机构自我定位,专注于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研究与转化,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技术服务等活动。同时,研究院结合生物技术产业体系与公司整体规划,以项目开发、技术服务为起点,积极培育生物工业创新产品、孵化生命健康创新企业落地,充分发挥研究院孵化转化型新型研发机构优势,助力杭州市集聚合成生物创新型企业,以进一步支撑浙江省三大科创高地建设。
四、研究方向及核心平台
研究院以天然产物合成和人工智能辅助的蛋白质工程为主要研究方向,聚焦营养与医药化学品、医美生物、生物材料及健康代糖品四大领域,通过莫干山实验室、祥符实验室、合成生物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放大基地四大场地成功搭建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酶制剂生产平台、生物发酵技术服务平台和先进细胞工厂智能设计平台等四大平台。
五、研发团队与对外服务
科研团队:郑裕国院士团队合成生物技术方向一直致力于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及各类手性化合物的合成生物技术开发、微生物化学品合成底盘细胞工厂的设计改造。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合成生物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与省部级课题。在手性生物催化、氨基酸及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等生物精细化工的多个领域取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建成产业化生产线10余条,获得各类省部级奖项3项。
对外服务:研究院侧重于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研究与转化,聚焦营养与医药化学品、医美生物、生物材料及健康代糖品四大领域,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技术服务等活动。
1)提供合成生物学产业链技术支撑服务
面向产业上中下游企业输出前沿技术与关键核心技术,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加强合成生物学领域技术供给及产业化服务。支持中试生产与规模化生产,实现项目成果二次开发,推进成果化、产业化,加快合成生物学产业链智造进程,实现核心产品与技术的进口替代。
2)孵化培育创新型科技中小企业
结合华东医药生命科学产业园孵化功能,提供专业化技术评估、技术交易、技术落地、专业投融资、专业咨询、技术支持、市场拓展等服务,加快生命健康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孵化。
3)加快创新成果项目挖掘与成果转化
构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导入-产业化”的“全创新链”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提供全流程成果管理与转化服务,推动研究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合成生物学产品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六、研究院联系方式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石祥路700号
联络方式:蔡老师/周老师 0571-89908852
研究院公众号:HIT_INSTITUTE
研究院公众号二维码: